当我们还是孩子时,压岁钱很多时候都是由父母“保管”。但很少有人会追究自己压岁钱的去向。然而却有人为了让母亲返还压岁钱,将其起诉到法院。
王先生和胡女士婚后育有两个儿子,分别为大王、小王,均为12周岁。在夫妻两人离婚后,两个儿子都由王先生进行抚养。2022年2月2日,胡女士以代为保管的名义,将两个儿子共计12000元的压岁钱拿走。此后,大王和小王多次要求母亲胡女士返还自己的压岁钱,但都遭到拒绝。随后,大王和小王诉至法院,要求母亲胡女士返还两人的压岁钱。
法院经审理认为,大王和小王的长辈在春节期间按照民间风俗习惯给付两人压岁钱,符合《民法典》中关于赠与的法律构成要件,该赠与行为合法有效,压岁钱应分别属于大王和小王合法的个人财产。
而大王和小王都是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,王先生和胡女士是两人的法定监护人,都有保护两人的人身权利、财产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等职责。在本案中,王先生和胡女士离婚后,大王和小王由父亲直接抚养,现两人经其父亲同意向胡女士索要压岁钱,胡女士应及时予以返还,由父亲王先生予以监管。
最终,法院判决胡女士在判决生效后15日内,分别返还大王的压岁钱6000元和小王的压岁钱6000元。
根据法律的规定,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,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,赠与关系即成立。因此,给孩子压岁钱在法律上属于赠与行为,孩子收压岁钱属于接受赠与行为。当孩子或其监护人表示接受,钱款发生转移时,压岁钱的所有权就归孩子所有。
不过,虽然压岁钱归孩子所有,但是能否独立支配处分自己的财产,还要视具体情况而定:如果是未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,应当由其父母代为支配;如果是已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,则可以进行与其年龄、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,比如购买食品、文具、玩具等等。但是,如果孩子需要购买金额较大的用品或大额游戏充值、打赏等行为,则需要经过父母的同意。
需要注意的是,父母亲作为法定监护人,对未成年子女的财产具有法定的保管义务,即可以帮助孩子保管压岁钱,但无权直接没收、随意处置孩子的压岁钱,损害未成年子女的财产权益。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
第十九条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,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、追认;但是,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、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。
第二十条 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,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。
第三十五条 监护人应当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履行监护职责。监护人除为维护被监护人利益外,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。
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,在作出与被监护人利益有关的决定时,应当根据被监护人的年龄和智力状况,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。
成年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,应当最大程度地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,保障并协助被监护人实施与其智力、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。对被监护人有能力独立处理的事务,监护人不得干涉。
第六百五十七条 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,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。
地址:广东省珠海市凤凰北路2099号安广世纪大厦23楼2307-2310
邮编:519000
电话:4001555997
微信:JDC_lawyer
地址: 广东省珠海市凤凰北路2099号安广世纪大厦23楼2307-2310室
邮编: 519000
电话: 4001555997